画心

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 董语嫣

    萨特曾说:“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前是没有内容的,它的价值恰恰就是你选择的那种意义。”生活的重心是自我,每个人拥有塑造自我的权力,抱朴守真,恣意生长。
    我很幸运,在那份纯粹的热衷由心中萌发,父母并没有选择人为地去改变它,而是遵从了我的意愿。
    小小年纪的我就这样开始了绘画。刚开始,所绘之物看上去不过是孩童的信笔涂鸦,一些色块与线条的简单叠压、交汇,当然还有不时天马行空所产生的“灵动之笔”。
    如今的我再去看这些画时,时常忍俊不禁。空旷的背景上,事物兀自存在,仿佛有生命的建筑,高耸或敦实地长在大地上。这有点像乔治·莫兰迪的艺术风格,不加修饰。或许,艺术家所追求的便是这如孩童般明净、简单的心境吧!
    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逐渐懂得画为心生,纸卷与色彩的结合不过是美的载体和心的映射。初次朦胧的感觉,是看到姨外公的画。
    老人年轻时没学过画画,那个年代的人,不像我们现在衣食无忧,平日里盘算着柴米油盐,哪有这种闲工夫,现在年纪大了,终于有了这份清闲,也就画了起来。老人学的是国画,尤其喜欢水墨山水。偌大的宣纸铺开,大小不一的狼毫笔伺候着,馨香的墨色就那么随意地渲染、勾勒,浓淡有致,层层叠叠,瞬乎之间,小桥通若耶之溪,曲径接天台之路,行人二三处,行于幽篁间。好一个意蕴天成,山河乍现。
    老人告诉我,画画无需刻意,不过是借助纸笔,蘸着些浓淡相宜的墨色,偶尔也需用些色彩,构图无需饱满,意蕴深远之处无妨留白,看画之人自得意趣!姨外公时常的教导,为我打开了一扇门,让绘画以如此美好的姿态走进我的生命。
    我曾为自己画技的拙劣而苦恼,也曾因无法沉下心而短暂失去过绘画的兴趣,但终究没有放弃。那一笔笔用心的描摹,在宁静的画室中将黑白的光影定格,藉着层层晕染的湖光山色,我的画笔,终究可以定格生活中无限的美好。
    如今,生活的节奏加快了,时常会让人觉得茫然若失。佛偈有云:“身似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我与我周旋久,宁作我!以画笔来捕捉转瞬即逝的美丽,如此便好,特立独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