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霸教你考北大
文/任凭
几乎所有认识陈淙靓的人都觉得,他考上北大理所应当。
几乎所有认识陈淙靓的人都觉得,他考上北大理所应当。
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、2014APIO(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)金奖……陈淙靓得到的荣誉个个都金光闪闪。可没人知道的是,刚刚进入长沙市长郡中学时,这个学霸是怎样的战战兢兢。
“当时感觉周围都是学霸,每个人的分数都不低。”高手如云的局面并没有让陈淙靓热血沸腾,他只是默默拟定了一个学习计划,“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差距,只要你下定了决心。”
陈淙靓的努力分成两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是从高一到高二的上半学期。这个阶段的陈淙靓只有一个任务:每天制定一个学习计划,努力完成它。
一开始的成效并不明显,英语的阻力尤其巨大,单词和语法是这个偏好理科的男生最欠缺的两个方面。想不出巧招,理科男也只能用上笨办法,陈淙靓开始死记硬背单词,背着背着也就背出了门路:“记得死,用的活,做题也就无往不利了。”
第二个阶段,陈淙靓称之为打基础,整个高二下学期,陈淙靓一直都致力于此,他关注得最多的是教材本身,做好课本上每一道例题、习题,除了与竞赛相关的知识储备,其他教辅材料陈淙靓买得很少。
对于数学,陈淙靓的切身感悟就是做题,“没做题就像搞文学不读书一样,说什么都是白费。”理解了理论之后,陈淙靓通过做题付诸实践,加强理解。“其实高中数学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循环套。”
对于理科科目,陈淙靓很少死记硬背,一般只记最基本的原理和公式。“其他公式都可以推出来。我曾经花一整晚推出了‘泰勒展开式’,让我对公式的理解更为透彻。”
有时,陈淙靓会发现某道题有比标准答案更好的解决方法,联想到前面几题似乎也可以用此方法,他就会回头再做一遍。如果解题思路可行,他还会寻找、总结出通用方法,然后记录下来。
课堂上,陈淙靓听课很认真,但记起笔记来,却是“懒鬼”一个。如果老师讲的是知识点,他会记下来,如果讲的是方法论,就不记。“方法嘛,是要自己去体会的,否则记下来也是白费。” 很多时候,一些解题方法看似懂了,但陈淙靓知道那不代表自己真的懂了,他会回到课本、弄懂吃透,“这才能真正打牢基础。”
基础打牢后,陈淙靓学习的中心就不在多做题、做难题的题海战术上了,他喜欢尝试“一题多解”、“多题一解”。这样做题可以去类比,去思考出题人想要考的知识点。
到了高三,陈淙靓的学习反而轻松起来。每天晚上,他10点睡觉,从不熬夜。晚自习3个小时,刚好够他做一套120分钟的模拟卷,再花个四五十分钟分析错题,巩固对应的知识点。“把一套题真正吃透,比熬夜刷辛苦值更有收获。”他说。
也许是一直在参加各种竞赛,让陈淙靓锻炼出了好心态。高考时,数学压轴大题的第二问陈淙靓没有做出来,但这并没有影响接下来的发挥。“高考不是竞赛,我要保证的,不是做出难题,而是做到容易的不丢分,难题多得分。最后,我数学只有压轴题扣了分。”
2014年高考,陈淙靓以总分674分的成绩,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录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