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给家长送“棍子”
湖南省长沙市大同小学 钟雅莉
“钟老师,吴梓健又打人了!”刚下课,我还没来得及回办公室,我们班的孩子就喊开了。又是吴梓健,我心里很火!一个四年级的男孩,小小的、瘦瘦的,却动不动就打人。
我立即冲出教室,去操场上找他,可吴梓健早就跑得不见踪影了。我越想越气,他做错了事还跑,于是决定晚上去找他的家长,非要家长整整他不可。
下午,我的火气渐渐消了。我细细一想,这个办法不妥。这孩子父母离异,由开修车厂的爸爸独自抚养,本来这个家长就信奉“棍棒教育”,我要是这么一说,岂不等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打学生的“棍子”?学生挨了家长的打,会记恨爱告状的老师,却不会因为挨打就改掉身上的毛病。一句话,根本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。
我想:吴梓健打了同学,用“躲”的方式逃避,一方面说明孩子幼稚,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知道打人是错误的。想到这里,我增强了教育这个学生的信心,决定改变家访内容。
晚上,我来到了吴梓健家中。学生一见老师来了,慌张、失措,又想躲起来时,被他父亲厉声喝住:“你这小子肯定又惹事了!”
我连忙解释:“他放学时说肚子痛,我是特意来看看的。”孩子一听,就没那么紧张了,静静坐在一旁。我根据这孩子的优点,与家长谈了起来:“吴梓健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,你不知道,上课时他最爱举手了,只要他认真听了讲,每个问题他都抢着答。别看他有时马虎,写出来的字却很好看,老师经常表扬他……”
如何帮助吴梓健培养好的习惯,如何从侧面引导孩子,成了那晚我与家长沟通的主题。在结束家访时,这个爱打架的小顽皮,特别懂事地送我进电梯,并目送我离开。
第二天,孩子当着同学们的面,主动向被打的同学道歉,我带头把掌声送给了他。
第三天、第四天……吴梓健渐渐改了打人的毛病。
这次走访,我感慨颇多。送“棍子”给家长,让家长打一顿学生,能收到怎样的教育效果呢?这无异于推卸了班主任的责任,等于表示了班主任的无能为力。如果把“棍子”变成“温暖”,却可以收到另一种效果——在心灵深处征服学生,使他们用自身的积极因素去改变消极因素。
当然,不向家长送“棍子”,并不等于不向家长说实话、不报告真实情况。总之,教师与家长,是教育孩子的两股力量,当这两股力量发挥最大的能力时,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