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不是土豆……
 
 
 
  如果像鲁宾逊一样流落荒岛,就得靠种田活下去。而如果是一个人流落火星呢?科幻大片《火星救援》里的宇航员马克·沃特尼,就靠种土豆在火星上待了一年多。不过他应该感到庆幸,如果他带的不是土豆,片名估计就要改成“火星作死”了……

土豆:偶然的救命粮
  土豆的成功,味道倒在其次,主要是种植方便——耐低温,对光照和土壤的要求不高,生长期只需80~90天,单产是谷物的好几倍。而且土豆切成块就能播种,稍一加工就能吃。在寒冷昏暗的火星上、寸土寸金的栖息舱里,沃特尼选择种土豆自救真是太英明了。
  那么,如果是其他作物,他还有救吗?
  谷物军代表:小麦
  用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在许多国家几乎是“食物”的同义词。如果将来人类在火星上定居,应该会在那里种小麦,但沃特尼一个人能做到吗?
  小麦可分为冬小麦、春小麦两大类,其中春小麦生长期短,从播种到收获需要80~100天,需水量也不多。不过,春小麦的亩产量很难超过500千克,比起亩产轻松破吨、条件好时可过5吨的土豆差远了。再说小麦播种之后,出苗、分蘖、返青、超身、拔节、抽穗、开花、灌浆、成熟……各个环节都不能出岔子,不是地道的农民还真是玩不转。
  地下党代表:红薯  
  看来沃特尼是没法在火星上烤面包了,那如果换成红薯,是不是能代替土豆呢?
  红薯的生长期、产量和耗水量都跟土豆接近,味道更香甜。可是红薯的淀粉、蛋白质含量都比土豆要低,红薯吃少了营养不够,吃多了还有副作用:一是红薯含糖量高,会在胃里产生大量胃酸,让人感觉“烧心”;二是红薯含有氧化酶,容易引起胃肠胀气、打嗝放屁……因此,在地球上除了一些贫困地区,人们很少拿红薯当主粮。

在火星上种植面临的挑战
   1.缺阳光
   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.5倍,因此,火星地表平均每天接受的阳光照射量只有地球的43%。  
   2.低温低压
  别看火星表面红得跟火焰山似的,因为离太阳远加上大气稀薄,这里散热特别快,比地球的南极还冷得多:地表平均温度-60℃,两极地区的最低温度-125℃!地表大气压也只有地球的1%。  
  3.缺水
  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,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荒漠,给庄稼浇的水只能靠人工合成。
  4.缺氮
  在火星上,沃特尼最宝贵的财富之一,是他自己拉的便便——里面所含的氮,正是火星奇缺的肥料。火星土壤不仅干燥缺水,含有多种有毒盐类,而且含氮量很低。
          (文/慢慢  何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