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为什么是“路痴”?
 
 
 
   为什么别人能在任何地方辨别出方向,而我一旦置身于陌生之地就会迷路呢?
——傻傻傻

 
  我以前认路很厉害,现在识路功能都退化了,因为太依赖手机导航了。
——东北往事

  我被东南西北困扰了多年。
——李天丽
 
    我出门稍远就找不着家,并且出门永远向右转。
——贾真
 
   2014年10月,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,其研究是发现了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。这一发现解决了困扰科学家几个世纪的难题:为何有人就像在大脑中装了活体GPS(全球定位系统)一样,无论走到哪里都找得到回家的路,而有人却是完全不认识路的“路痴”。
  1971年,英国神经心理学家约翰·奥基夫在实验中发现,老鼠的海马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:把老鼠放在某一位置,这些细胞就能被激活。他把这种神经细胞命名为“位置细胞”,其通过各种感官接收外界信息,并协同周围其他神经细胞,在大脑中绘制“地图”。他得出的结论是:关于环境的记忆以位置细胞特定组合的形式存储在海马体中。
  后来,挪威神经心理学家梅·布里特·莫泽和爱德华·莫泽夫妇在海马体外发现了大脑自带GPS的另一个部分:位于内嗅觉皮层的“网格细胞”。这些细胞同海马体中的位置细胞及头部方向细胞(当头朝向特定方向时就被激活的细胞)共同协作,建立起空间坐标系,从而实现定位功能。也就是说,“路痴”大脑中的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没有充分激活。
  值得庆幸的是,认路功能可通过训练获得。英国一项研究表明,穿梭于伦敦迷宫般街道中的出租车司机有更发达的海马体。所以,只要出门多留意路线,经常自我训练,多激活这两种细胞,在脑中建立清晰的坐标系,总有一天,没有GPS也不用担心走失在街头。
——《生命时报》
 
   生活中,女性“路痴”很普遍,而男性却很少,难道这种海马体还分性别?我要去研究一下。
——假小子
 
    看来我的“GPS细胞”有待激活!
——为人师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