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道道身影
 

 

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  戴依铃


  在历史长河里,那一道道身影伫立着,他们像黑夜里独自撑舟渡河的人,他们所做的一切,是坚守,是信仰,更是守望。
  边地寒苦,朔风凛冽,沉默的北海任凭西伯利亚上空的罡风呼啸而过,蒙古包瑟缩在冰天雪地,却掩不住手持旄节的苏武满腔赤胆忠心。飞来横祸,汉使谋反事败,苏武拒绝折节叛敌,宁死不屈。拒绝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,他选择了流放荒野,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。
  留胡节不辱,苦忍十八年,他一直在守望。守望着,一个“羝乳乃得归”的苛刻童话;守望着,一个汉匈和睦的最初夙望;守望着,一个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——精忠报国。我们千年后再回首,似乎仍能望见北海之畔那手持旄节傲然而立的身影。
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,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帝国塞防面临着致命威胁。以李鸿章为首的官僚主张舍弃新疆,提议“自断手脚,以保心脏”。这时,左宗棠挺身而出,力排众议,坚持收复新疆。年逾花甲的他,带着林则徐赠予的地图,背负着国人的重托,离开兰州挥师西进。风沙千里,漫漫征程,他的身边是一口黑漆棺材相随。新疆不复,此躯捐国!
  西征千里,他一直在守望。守望着,一个为人臣者寄予国家、寄予民族至高无上的职责;守望着,一个“新疆不复,此躯捐国”的悲壮誓言;守望着,一个泱泱大国渴望傲立于世界的壮志。百年一笑而过,每当沉思至此,那漫漫黄沙中马背上挺拔的背影便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脑海。
  “小时候,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,我在这头,母亲在那头……而现在,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,我在这头,大陆在那头。”诗人余光中隔海眺望,眺望那可望不可及的广阔陆地,那么近,又那么远。
  耳边回想起《大地》的旋律:“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,唏嘘地感慨一年年……”他们尽情歌唱,用心描绘的是一代人共同的心声,是一辈人共同的守望。离家几十载,他们一直在守望。守望着,一个重回故土旧乡的机会;守望着,一个游子落叶归根的期盼;守望着,一个重回大陆怀抱的美好未来。于是,海峡两岸站立着一道道笔直的身影,铸就成一座座民族的塑像,上面镌刻着两个字:守望。
  在路的前方,那一道道身影坚定地伫立着,立成了一支支杆,燃成了一盏盏灯,指引着后来的人们前进的方向。
  那一道道身影,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,叫作守望。

  小编点评:文章紧扣中心,层次分明,理性地阐释了守望的意义。语言顺畅,分析丝丝入扣,说理真切。